大理石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大理石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泉州现七八厘米高非洲大蜗牛会吃同伴尸体图

发布时间:2021-01-21 19:00:33 阅读: 来源:大理石厂家

你见过十几厘米长、七八厘米高的蜗牛吗?泉州市民注意啦,如果在路上或者田野里遇到这种蜗牛,切莫随意碰触!这是外来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它可危害500多种作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

晋江市植物病虫疫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市民,该非洲大蜗牛能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如果不小心接触了这种蜗牛,一定要记得洗手,因为非洲大蜗牛的黏液中可能有寄生虫。

喜夜间出没

饿了能吃水泥甚至同伴尸体

晋江市植物病虫疫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介绍,非洲大蜗牛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已被列入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这种巨型蜗牛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而且繁殖能力很强且快,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

据介绍,这种非洲大蜗牛属于“夜猫子”,昼伏夜出,喜群居,喜阴湿环境。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晚上8: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9:00~11:00是活动高峰。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起来。畏光怕热,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极为敏感,当湿度、温度不适宜时,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黏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不是法餐蜗牛

吃了可能感染脑膜炎

这种非洲大蜗牛和法国大餐里蜗牛一样吗?可以吃吗?该专家表示,不是所有的蜗牛都是可以食用的。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食用蜗牛为法国地产的苹果蜗牛和巴尔干半岛出产的光亮大蜗牛。而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

另外专家提醒市民,如果不小心接触了这种蜗牛,一定要记得洗手,因为非洲大蜗牛的黏液中可能有寄生虫。

小贴士:防治方法

如何防治非洲大蜗牛?专家给出这样一些防治办法。

1.人工捕杀:晚上8点后在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组织村民进行人工捕杀,用生石灰粉或开水杀死蜗牛后将尸体集中深埋。

2.生石灰粉毒杀。在沟、塘、垃圾堆及房前屋后,结合疾病预防,铲除杂草、焚烧垃圾、疏通管道、清除污水淤泥,并在晚上非洲大蜗牛爬出来觅食时,用生石灰粉撒施进行毒杀,生石灰粉的用量为每平方米200g。

3.药剂防治:用四聚乙醛颗粒剂进行诱杀,在非洲大蜗牛隐藏地附近布点施药,每平方米施药3-4堆,每堆施50-100粒,第二天检查药剂被吃情况,继续添加药量,连续投药2-3天,防治效果即可达80%以上,如遇雨水冲刷,请及时补药。防治非洲大蜗牛时应注意蜗牛尸体的处理,务必将尸体集中深埋。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走在路上,一辆无人驾驶的车倒着绕开你,再避开其他车辆,最后倒进了山谷。。。不管换成谁,估计都会惊出一身冷汗!你以为广角君是在吓唬人,和你说七月半的鬼故事吗?今天早上,清源山上就发生了这么诡异的事情!

今早7点多,市民苏先生驱车上清源山,将车停在路边的一个角落之后,就去泡茶了。半个小时后,苏先生出来一看,爱车不见了!难道是被人偷了吗?这时附近有人提醒他,不远处,有一辆车被“开”到了马路下,让他去看看。

将信将疑的苏先生走过去一看,这可不就是自己的车。不过,这下他就更纳闷了,车钥匙就在自己身上,这车是怎么“开”过去的?随后苏先生找景区调取了该路段的监控,这一看又是惊出一身冷汗。

根据监控视频显示,苏先生停在路边角落里的车,不知为何,开始自己倒退。此时路上刚好经过两名行人,路旁还停着一排车。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苏先生这辆无人辆驶的车,以一个“完美”的弧度,诡异的避开了行人和车辆,自己打着双闪,倒出了马路!而经过的路人显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直到车辆掉下路边,有人听到声响后才跑出来查看。

当大家上前查看车上是否有人受伤时,却发现车内竟空无一人!好在路人和附近的车辆都没有受伤!而这辆无人驾驶的车辆,自己“行走”的角度实在是太诡异了!景区的工作人员和苏先生都表示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小伙伴,你们怎么看呢?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海都深读·第五十六期

以年轻的方式 致敬老兵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策划

闽南网9月1日讯 3个月,自驾7500公里,辗转福建九地市,志愿者陈上元拜会了102名抗战老兵,让他泪奔的是,99岁老兵郑永燧在他拜会后不久就离开人世。

葬礼上,家人把陈上元整理的文章打印出来,展示于灵堂之上,作为老人告别人间的“墓志铭”。知道这件事后,陈上元热泪盈眶,不停地说着,“我觉得惭愧,老人的一生,我写得不够,远远不够……”

“以前,从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是抗战的脉络。当我近距离和一个个抗日英雄对话,通过每个个体去触摸那段历史时,我才明白,那段历史,远比我们想象中,残酷又真实得多。”不停地拜会老兵让陈上元感触颇深。

在向老兵致敬的路上,华侨大学的在校生李晓雪,足迹已经遍布云南、湖南、广东等省份,她和同校的小伙伴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启关爱老兵之旅,三年来团队不断壮大,已到大四的她,开始把领队的职责转给学妹,希望学弟学妹继续寻访活动,“陪他们聊聊天”。

媒体从业者凯子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他10年前采访的老兵后人打来的,“爷爷走了,他临走前时常念叨,当年你还采访过他,当初的报道还收藏着……”这个电话让凯子感慨万千,“应该多写点他们的报道。”

已经走访了近百名老兵的志愿者雪山告诉我们,老兵每年去世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但未来他还是会继续走访下去,因为他不会忘记老兵见到志愿者时的欣喜之情,“一直走下去,直到送走最后一位老兵。”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泉州多名抗战老兵,发现许多年轻一代,正在以他们的方式向老兵致敬。

父亲的抗战 儿子的万言书

郑秀枝像哄孩子一样关切父亲的身体

坐在沙发上,郑秀枝一边帮老父亲整理衣襟,一边趴在他的耳旁,一句句喊着“阿爸、阿爸……”

“阿爸你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啊?”“阿爸,今天头还会不会晕啊?”作为医生的郑秀枝,总会通过观察父亲的神态和脸色来判断父亲的身体状况,一旦96岁的父亲脸色有些不好,他定会细心地询问一番,言语中透露着的关切劲儿,像是哄孩子一般。

除了关切老父亲的身体,郑秀枝一直在为老父亲奔波着寻找到当年和老父亲一起复员回来的老兵,共叙往昔的峥嵘岁月,那是父亲一直未圆的梦,也是郑秀枝年少时不曾读懂的父亲的忧伤所在。

两年前,郑秀枝有一次“突然懂了”。望着髭须花白愈见消瘦的老父亲,郑秀枝突然明白“应该为老父亲和他的抗战留下些什么”。那一天,一封满含父亲血泪故事的万言书《我的老父亲》一气呵成,发到微博上,短时间阅读量超十万。

父亲不只是他的偶像

“小时候听父亲讲战争的细节,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但并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孩提时的郑秀枝,父亲就是他的偶像,从父亲那学来了不少军歌,一直陪伴着他的快乐童年。

长大后,对于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才发现,原来父亲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偶像,父亲是战争年代的卫国者,是整个民族的英雄。

数载戎马生涯,1949年年初,郑德治因伤复员回到福建福鼎老家。父母不在,兄长离散,他听闻二哥被拐到泉州惠安,便一路南下寻亲。

郑德治辗转在惠安东岭找到了兄长,兄长当时为富农身份,受到批斗,惨死异乡。郑德治为了帮忙照顾兄长的孩子,就放弃了原来的工作留在惠安。

侄儿们长大后,郑德治举家准备迁回福鼎,“他带着妈妈和姐姐一路往老家的方向走着,走到泉港涂岭,天已经黑了,就在附近歇息,却听闻福鼎发了大水,便在泉港定居了下来”,郑秀枝一直记得老父亲讲述的家庭变迁。

荏苒六十余春秋,耄耋老父膝上与脚底的枪疤依旧,仍能唱起“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铿锵军歌,“那一段历史不应该被淡忘”,但年代久远,历史变迁,父亲参加抗战的相关资料,已经找不到了,只有一直留在郑秀枝从小到大记忆中的英勇抗战的故事。

发现父亲还有一个梦

只是他没想到,经历过枪林弹雨,看淡生死的老父亲,眼中偶尔还是会流露出他年少时不曾读懂的忧伤。在那些英勇的故事背后,郑秀枝一直没能发现父亲还有一个梦:找到当年一起复员回来的老兵,共叙往昔的峥嵘岁月。

有朋友建议郑秀枝,为什么不在微博上写一写老父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兴许就有一些巧合,能帮父亲圆一下心愿,“倘若父亲的期盼依然没有着落,这些文字至少能够重温一份温馨的父爱和一段不寻常的岁月”,带着这样的想法,饱含深情的《我的老父亲》万言书面世。

郑秀枝的万言书,全文共一万一千余字,从父亲苦难的童年说起。文中用了很大篇幅,记录父亲参加抗战时的点滴记忆:两度被抓壮丁,投入抗日战争;日本人的刺刀很锋利,可以一下子刺穿金属硬币;战友腹部被流弹击中,肠子不断流出来;日本人残忍,连战俘都要投毒赶尽杀绝;勇救负伤战友,膝盖和脚底板却被子弹击中;热心老乡搭救,在战乱中感受温暖……

为了将文章发布到微博上,当时年过半百的郑秀枝,特地用手机号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将《我的老父亲》一文发布到微博之上,短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十万的阅读量。

后来,他又听朋友说,有一个网站叫作“关爱抗战老兵网”的公益网站,专门寻访抗战老兵,他便又登录网页,联系到了该网站志愿者雪山。

关爱抗战老兵网的志愿者,对老人的信息进行了登记和核实,认定郑德治在抗战时期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79师697团炮兵连的一名战士,并于今年3月份开始,享受该网站公益基金助养金资助。感动于“关爱抗战老兵网”志愿者们的这份情怀,郑秀枝也主动要求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

除了通过网络发布外,郑秀枝还向央视的《等着我》栏目组,投了稿,希望通过电视平台,寻访到当年和父亲一起复员回来的老兵,共叙往昔的峥嵘岁月,但终是没有等到回音。

今年6月份,郑秀枝还拉着老父亲通过本报《口述历史》栏目,回忆了他的军旅生活“枪疤是我的勋章”,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圆梦,但同样没有实质进展。

父亲每天几乎只吃一顿饭

“父亲年岁已大,身体不是很好,这是我最担心的”,郑秀枝现在最怕接到看护父亲的大叔打来电话,“有时候看到来电提醒,心里就会突然揪了一下,脚也一下子弹起来”。郑秀枝的老父亲原本住在农村,离郑秀枝工作的地方有20多公里,为了更近距离的照顾,郑秀枝把父亲接到了泉港城区的套房中,还请了大叔专门照顾。“家里必须有人,有什么情况给我打电话,我才能第一时间赶回来。”

老人家现在每天大多只吃一顿,炖得软烂的排骨汤,配着干饭,坐在餐桌上,自己静静地吃着,看着父亲吃得香甜,郑秀枝在一旁,也会欣慰地咧着嘴笑。大概是早年饿怕了,鱼肉和干饭成了郑德治老人的最爱,稀饭和水果蔬菜等食物,老人家却并不喜欢,郑秀枝熟稔地与我们讲着父亲的饮食喜好。

郑秀枝说,老人前几年会经常提起亡故的母亲,“我又梦到你母亲了,是不是她来叫我下去陪她了”,每到这个时候,郑秀枝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安慰父亲。漫漫数十年,生死两茫茫,父亲把苦痛压在心底,他仍记得,多年前母亲离世后的夜里,他曾被一阵啜泣声吵醒,看见了父亲因哭泣而颤抖的双唇。

许多和父亲一样的老兵,正在慢慢老去。为完成父亲的心愿,这两年来,郑秀枝四处奔波。他说,他会一如既往地找寻,但不管找寻的结果如何,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父亲能够健康地活着。

如今,他通过父亲零碎的记忆描述,已经辗转联系到了父亲复员前受伤后养伤的地方,并与当地取得了联系,通过对接聊天,双方所提及的基本的信息大致吻合,他决定,找个时间,到当地去走访看看。

上一页1234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闽南网8月31日讯 这几日,“任性”的雨水,盘旋在安溪西北部上空不肯离去。泉州气象站数据显示,29日晚8时至30日早上8时,短短12个小时之内,泉州全市有7个监测站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且这7个监测站全部聚集在安溪西北部,最大降雨量为127毫米,位于安溪县尾洋村。

前晚10点,祥华乡栋坑村发生山体滑坡,沙石冲进居民家中(张女士供图)

短时间内的暴雨,造成安溪县多地发生山体滑坡现象。“要不是还没睡下,那肯定惨了。”前晚10点左右,安溪县祥华乡栋坑村正下着大暴雨,张月桂翻了几个身还没入睡,担心这么大的雨会出事,她起床将电闸拉下。没想到,刚拉完电闸,房子后面突发山体滑坡,将她家两层楼高的新房,在一楼撞出一个大洞。“一下子,沙石冲进房间和客厅。”张月桂说,她和儿子只受了点皮外伤,丈夫被砸伤,比较严重,目前正在祥华医院治疗。差不多同时,离新房不远处的老房子,也倒塌了,张月桂的母亲就住在里面,还好人无大碍。

一场暴雨,安溪发生多处山体滑坡(网友图)

无独有偶,距离祥华镇不远的感德镇,也受暴雨侵袭严重,发生多处山体滑坡。感德镇岭西村上官先生通过海都报官方微信爆料称,其家乡岭西村部分角落发生山体滑坡,大大小小的滑坡点共有十几处。其中,一条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被滑落的泥土封锁,车辆无法通行,村中有100余人的出行受到影响。此外,由于风大雨急,有村民简易搭盖的铁皮厨房被压塌。所幸,事发时为夜间,无人在厨房,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泉州气象台消息,本周起,雨水的攻势将逐渐减弱。今日,全市仍以阴雨天为主,局部大雨到暴雨。明日天气转阴,午后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6~8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海都记者 刘淑清 李斐斐 通讯员 字冉)

相关新闻:

安溪遭遇50年一遇暴雨

感德、剑斗镇多处道路塌方,部分房屋受损

河边水泥墙被水冲垮

据东南早报报道,起昨日的暴雨,安溪县感德镇与剑斗镇的村民都直呼,几十年都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雨了。据了解,前日17时至昨日8时,安溪县剑斗镇仙荣村测站点,短时降雨量达到196mm,为建站以来所测的最高雨量。当地防汛部门称,该降雨量可称得上是50年一遇。在采访途中,记者随处可见山体滑坡及塌方,尤其以剑斗及感德两镇受损严重。

据剑斗镇黄镇长介绍,当晚共转移受灾群众800多人,暴雨造成剑斗46处公路塌方,5处省县干道中断,房屋后边坡溜方45处,12处房屋倒塌,低洼地带农田受淹面积3000多亩;感德镇陈镇长介绍,此次感德镇共有5500多人受灾,当晚转移人口135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万亩,公路中断13条,塌方达146处。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钢之心觉醒

圣域传奇(福利特权)

一零计划